6、第 6 章
张大人还写信过来,直夸纪楚做的好,还说他先抓人其实不对,应该有证据再说。
不过好在赵金川罪行确凿,所以没什么大事。
李师爷看到这信,意识到没有杀了赵金川,确实做对了,否则肯定会有人追究。
官场如战场,真不容易啊。
现在知道,为什么是纪大人考上举人,而他只是个秀才了。
感慨之余,李师爷还忙着清点赵家的财产。
赵金川人去了州城,抄家的财产却可以充作安丘县的库房。
毕竟这些都是搜刮安丘县百姓的民脂民膏。
纪楚给了李师爷一张单子:“按照这份单子,给县里需要救济的老弱残幼军发冬日救济。”
每户每人一身旧棉衣,三人一床被褥。
每户炭火一百五十斤,灯油十五斤。
粮食分成年跟孩童,分别给五十斤,二十五斤。
以及家中有老人幼儿的,额外给他们半分。
一连串往下看,全都是贫寒人家最需要的东西。
按照原本的安排,这些东西都要减半,大概率还到不了他们手中。
如今恶吏已除,不仅可以增加物资,还能如实发放。
这些物资,一定能救不少人命。
李师爷刚要说什么,就听纪楚道:“不要夸赞,这本就是他们应得的。”
从百姓手中收来三倍的田税。
如今补偿这一点东西。
他都觉得亏心。
但冬日物资,又不能给的太多太好,否则不是救济,而是祸事了。
“再备些建筑材料,准备给各村修补房屋。”
“只修最破的,其他的等等,保命为上。”
“给衙门上下差役也准备一份。”
“他们平日薪水微薄,若不备上,肯定会觊觎百姓们所得。”
说话间,安丘县的天阴沉沉的,显然即将迎来大雪。
一定要赶在暴雪来临之前,把这些安排妥当。
这不仅是过冬物资,还是保命的物件。
李师爷立刻安排人手去办。
安丘县衙门上下,已经唯县令的命令是从。
之前跟赵金川联系过密的,该处罚处罚,该关起来关起来。
如今留下来的人,都是可用的了。
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再通报。
“门房处送来不少拜帖,县里大户都想拜见大人您。”李师爷说起来,不由自主笑道,“赵金川在的时候,他们还拿架子,不肯前来,如今知道谁是正主了。”
纪楚笑道:“先见捐了冬日扶济的,剩下的往后排。”
县里大户乡绅既有眼力,知道新县令的本事,全都争着来拜。
虽说衙门库房因为赵金川的家产充盈不少。
但还是要跟这些人打好关系,以后需要捐钱捐物了,肯定优先他们。
果然,消息一出,不少有眼力的大户,主动提供低价的炭火,只当捐给今年的冬日扶济。
大冬天的,安丘县愣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模样,全都有了副热心肠。
纪楚见了几家大户,出来的老爷们,对新县令皆赞不绝口。
因为纪楚见到他们,既未索要贿赂,也没有以权压人,倒是真真正正问了如今的难处。
说到底,难处无非两条,本地的田税太重。
二是土地贫瘠,产粮不多。
还有第三,其他各县每年能分到不少上等粮种,他们安丘县拿到的好粮种极少云云。
说着说着,竟然把自己真正的难处说出来。
“哎,说这些干嘛,也没用啊。”
“粮种乃是上面分的,咱们安丘县也没办法。”
纪楚倒是把这些都记下,回头一一再谈。
田税重,土地贫瘠,上面分的好粮种太少,确实都是问题。
等见完头一批县里大户。
其他人家以为轮到自己,可再听消息,则是纪县令启程出发,去下面一镇五村分发救济了。
纪县令还说,正好下去看看风土人情。
眼见大雪将至,县令怎么好亲自前去啊。
陶氏也不大赞同,她犹豫片刻道:“相公,你身体还未痊愈,不好下去受冻。”
纪楚笑:“有你亲手做的冬衣,冻不着的。”
“头一次发救济,我肯定要亲自前去,也能更了解本地的情况。”
那么重的田税,本地人的生活,只会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