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选导师

/>
  冯木是《文艺报》的主编,岁数也不小了。他是搞文学理论的,对绝大部分大陆作家都不满意,对余切勉强满意,但爱之深责之切——他的想法和王濛是一样的。

  冯木说:“余切写小说的一个缺点,是他总是在写大的东西,总是和社会思潮相结合,这多少有一些取巧的嫌疑。他到底能不能写出一个质朴、简单的小说,没有大人物,没有大事件,我认为他的能力完全写得出,但他就是不写!”

  说到这,冯木拼命摇头。又说一个缺点:“还有,余切搞文学理论研究太少,专业研究太少,长此以往,最终会影响他的文学地位,以及文学创作。”

  王濛为余切找理由:“余切写了那么多东西,他写不过来了。”

  “这不是理由。”

  “冯主编,鲁迅一辈子也没写过长篇小说,不影响鲁迅做大文豪。”

  “鲁迅要是活得久一些,他怎么会不想写呢?他死之前,还在琢磨这件事情。”冯木不接受王濛找的理由。

  其实,鲁迅所生活的时期,还面临文学创作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这么一个过程,鲁迅在这件事情上的成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余切如今大力宣传他自己的“新现实”,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文艺批评家们都知道余切在有意引导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但是,这和用白话文创作的丰功伟绩比起来,自然是完全没办法比较的。

  冯木没有提到这一点,是因为简直没办法相提并论。

  他俩迈入“新现实”社团,只听到,余切正在讲课,内容是“伤痕文学”为什么必然消失……王濛和冯木顿时起了兴趣,因为余切自从用马甲写过《拉美现实主义》之后,再也没搞过任何文学研究。

  而伤痕文到底还有没有生命力,现在是文艺界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

  只听了一阵后,王濛和冯木两个人都微微张开嘴巴,听得入神。原来,余切并不是没有搞过文学研究,只是他懒得把东西写到论文里面去。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