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归国
涩,到处找人问:“你还有钱吗?”
翻译陈希儒道:“没了。”
“你没了?谁还有呢?”
“你找巴老去吧,钱都在他那。”
“——我咋个好意思,找他去借钱呢?”
陈希儒说:“那你找余切,他赚了好几万块钱,但他还在睡觉,他这个人喜欢睡觉。”
“睡懒觉不好啊。”蒋正函道。
既然都说到这了,蒋正函就问:“余切昨晚上去东京大学说了些什么?你们昨晚上回来,没有汇报吗?”
“我们要去向巴老汇报,但巴老也在睡觉。”
啊?也在睡觉?
“——睡觉是必要的休息,那你们没有向大使汇报吗?”
“大使去另一场酒会去了,他现在去了长崎。”
怪不得!
蒋正函心动了,回酒店打算把余切叫醒。
余切搞了一堆钱,却不怎么花,实在是浪费了。
作家们来日本访问,各种津贴全交给了团长代为保管——实际上是团长的女儿李小林在照看。
要取这一笔钱,得找余切本人出面。
结果在余切的房间门口,没找到人,蒋正函和陈希儒下来,在酒店的餐厅看到了全体访问团,他们全围在余切那,看着余切吃意大利面,脸蛋红彤彤的,眼里都是震撼的神色。
蒋正函正心里面想:可惜余切昨晚上没去内山先生家,也没参加完酒会,高端私宴吃的喝的毕竟好得多。
大家到底震撼个啥呢?
只见到,这个酒店餐厅有台电视机,正放着一个短片,是nhk电视台制作的,内容是这七天中国作家来访所受到的欢迎。两国现在十分友好,不仅中国人来日本受到欢迎,日本人去中国也是贵客。
数千名日本大学生受到邀请,分批参加在中国举办的两国青年联欢会,一部分人能去到燕京参加国庆。
其中呢,东京大学的学子肯定是重中之重,上世纪六十年代,东京大学是全日本年轻人的思想阵地,许多活动是在东京大学先来开始发出的。
日本政府为这些去中国的东大学生们,包了个专机。
专机已经停在了机场。
电视台的画面切换到直播,背景是学生们在跑道上准备登机。
男女两个主持人一应一和的说:
“如今,东京大学中的一些人已经聚集在机场,提前欢送归国的中国作家团,和他们将来在燕京再相聚……我们尤其要提到的是一件趣事,中国作家余切意外被邀请去东京大学分享文学,在那里,他表达了反对核战争的观点,并且分享了他对于核时代文学的最新想法。”
“发表在了《朝日新闻》上!”
“是的,发表《朝日新闻》上。”
“那天晚上,有挺多东大学生和教师,听了余切的分享会,他讲了一些新的东西,学生们很喜欢他。余切离开学校的时候,他分发了一些自己带来的中文书籍,也给学生们带来的小说签了他的名字。可惜的是,余切目前还没有在日本出版小说,如果他的小说发出来,一定会很受欢迎的。”
“是的,但我这里有一本他写了名字的小说。”
“是吗?原来余切也出了单行本,国谷裕子,你从哪里拿来的?”
国谷裕子拿出那本书,是一本鲁迅的《朝花夕拾》。
“这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书啊!”
“是啊,但写的是余切的名字呢,为了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尊重,他写到了最后一页白纸上,我们让观众都看看。”国谷裕子举起这本书,并且有意把封面上的鲁迅和最后一页展示出来。
“啊~我们会有一些浪漫的联想,两代人的传承,写在了一本书上,这简直是情不自禁!朝花夕拾,早上掉落的花,傍晚的时候捡起,我们捡起的是文学之花,友谊之花。”
国谷裕子说:“是啊,这真是浪漫的想象~鲁迅先生一生来过日本三次,最新的考证得知,他在1910年也来过一次日本,他竟然来过四次。”
“这一次是为了学习医学吗?”
“不是,是来日本进行文学创作。他的弟弟周作人的信件上,写着他哥哥这一次来日本和医学无关,当时中日关系日益紧张,鲁迅先生想要凭借他的力量,从日本的文学中,考察出一些日本的民族性来,他希望能帮助到自己的同胞。”
“原来是这样吗?还好,我们两国之间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剑拔弩张——这是一次团结的航班。”
载有数十名东大学生,和其他大学学生的飞机关上舱门,正于跑道上缓缓滑动。
NHK电视台在飞机上有摄制组,因此,在信号还没有消失之前,学生们举动被记录到直播当中。他们举起了中日两国的国旗,向着镜头招手。
“这里是名古屋大学!”
“这里是东北大学!”
“这里是京都大学!”
“这里是……东京大学,他们……啊!他们拿起了很多书,《源氏物语》、《雪国》、《人间失格》!紫式部、川端康成、太宰治……原来是学生们把我国历史上那些杰出文豪的作品带来了。他们要把这些书籍,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