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第246章 总结

  第246章 总结

  《误杀》的突然下档市场当然会有反应。

  首先是观众,许多人好奇,怎么好端端的就下档了呢,尤其是还传出了双倍赔付的新闻。

  最高兴的是那些小片,他们本来被《误杀》压的快没有排片了,《误杀》这一下映,直接空出了大片市场,一时间又没有其他的影片顶上就给了他们机会。

  所以说小制片公司都很卑微,要看大公司的眼色讨饭吃。

  定好的档期,碰上大片,那该撤档就得撤档。

  撤档没准还有饭吃,不撤档,选择硬刚,可能直接就成炮灰了。

  媒体是很敏感的,马上跟进报道。

  网上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有水军在把话题往电影审查制度的迫害这方面引,显然,就算《误杀》撤档他们也不准备善罢甘休。

  但中影不是吃干饭的,基本的控评能力还是有的,否则他怎么做老大。

  星辰娱乐内,一行人无精打采的,整个公司的氛围都很压抑。

  这算是公司成立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危机。

  张辰做出了断臂求生的选择,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未可知。

  大家都表现出很努力的样子,下班了也不敢走,生怕触了老板的霉头。

  整个公司的气压都很低,让人窒息。

  直到张辰接到了韩三坪的电话:“应该没事了。”

  韩三坪说没事了,那就代表电影局方面不打算追究了。

  众人松了一口气,公司的气氛也为之一松。

  “谢谢三爷!”

  但这事对于张辰乃至星辰娱乐来说才刚刚开始。

  橙天!

  新画面!

  这事没完。

  呵呵~

  来吧,互相伤害吧。

  《赤壁》和《黄金乳》已经上了张辰的黑名单。

  张辰觉得自己还是太善良了,从来不主动找事,但这份善良换来的却是别人的一次次伤害。

  或许,自己以后应该换个思路。

  电影上映就是商业竞争,商战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同时公司也积极贯彻我党的传统,展开事后总结。

  吃一堑长一智。

  挨打要立正,吸取教训,总结原因,才能避免下一次。

  “可能和宣传的方向有关系,我们过度宣传超完美犯罪这个点了,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这是董建强的观点。

  《误杀》宣传的时候,主要宣传的就是超完美犯罪,而不是什么犯罪悬疑。

  这是定位的问题。

  就好像一部电影如果对外宣传是文艺片,那么大众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乏味。

  如果还在国外获奖了,那就更枯燥了。

  《误杀》也是一样,如果他们将《误杀》定义为犯罪悬疑类型,那么对悬疑无感的观众就真的不买票了。

  这是事实。

  宣传是什么,不仅是通知大家你的电影要上映了,还要把人骗进电影院去。

  你没看错,就是‘骗’。

  如果是恐怖片,喜剧片,爱情片,那么筛选目标客户很重要,因为这部分的受众很固定,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但类似《误杀》这样的剧情片就不一样了。

  一样的故事拍的人不一样,出来的效果都可能天差地别。

  那宣传的时候就只能选择最大的覆盖面。

  超完美犯罪,很大的一个噱头,而且让人期待感满满,关键你看了宣传词也不知道这片子是干什么的。

  这就有了好奇心,有好奇心就可以买票观影,这就成功了。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盟友,你看这次的中影,没有他们帮忙控评,事态只会比现在更严峻,光线虽然没帮上什么忙,但至少没有落井下石……”

  这是李开玉的观点,作为宣发负责人,他的着眼点也在宣传这块。

  “应该进一步扩大水军队伍,同时增加一个风控小组,以后我们公司出品和发行的电影,风控小组都要时刻关注舆论风向,避免这样的事情第二次发生……”

  张辰来自后世,对水军的战斗力有清晰的了解,对这方面尤其重视。

  其实他一直对这方面都有重视,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网络小组,但现在看来还是太保守了。

  “我们还是应该和一些狗仔记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保证手里有料可以随时爆出……”

  董建强始终对于这次事件中没有成功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耿耿于怀,如果手里有个大料,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