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风声渐紧,卷起落叶萧萧。

  吕后起身拱手一拜,“多谢先生。”

  张良忙扶起她,再拱手拜之,“皇后客气,良乃汉臣,自当为社稷谋。”

  数日后,商山四皓应邀入宫,白发苍颜,衣袂飘飘。刘邦见之,大惊失色,知太子羽翼已成,再难动摇。

  对戚夫人说莫再闹事,日后吕后真尔主矣。

  戚夫人简直天塌了。

  而张良于道观远望终南,山色如墨,云海翻涌。他轻叹一声,转身隐入暮色之中,再不问朝堂之事。

  魏倩知道这事其实有些奇怪,她以为吕后会来问她,但是没有,嗯,有些奇怪。

  吕后不来问她,是因为她也是局中人,又是开国功臣,刘邦又活得好好的,大权在握。而魏倩的为难她又不是不知道,等刘邦死后,魏倩就是她的能臣。

  何必因为这些事把君臣缘份给搞僵。

  所以大家都在站队的时候,魏倩开始在想她下一个故事写什么了。

  此时长安冬雪皑皑,像她这么写一个短文鸽三月的,依旧沸沸扬扬,只能说这年代的小说家太不能打了,没创意啊。

  其他人在站队政斗,而她宅起来酿酒,给侍女们讲衣裳的新思路,引引汉初时尚潮流,顺便做香水。

  可惜并没有成功,她擦着香膏很是遗憾。

  西筠看她一天比一天闲,忍不住催更,“丞相既然空闲,何不再写个故事?”

  魏倩擦着香膏的手一顿,看身边侍女们一脸目光崇拜的看过来,嗯,也不是不行。

  成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个时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后世的完全不一样,最初的版本是。

  天帝之女织女,居银河东岸,司掌天衣织造,平日里勤勉孤清。天帝怜其独身一人,遂许嫁河西牛郎为妻。

  孰料婚后织女耽于情爱,因为男色荒废天职。天帝震怒,责其归返东岸,唯许每年七夕渡鹊桥相会。

  自此星河为界,岁岁一期,鹊桥成时,方得执手话相

  思。

  毕竟在宋朝以前,对门当户对比较看重,神仙配对也讲究门当户对。

  但这种故事没有爽感,寒门学子代入不进去,牛郎星离他们太远。

  然后牛郎星从独享星域的神,变成了人间骑着老黄牛的凡人。

  所以故事就很违合,都不懂为什么他偷了织女的衣服,成亲后,就能搭鹊桥了,还住进了银河西,成了牛郎星。

  那个时候读者不管,爽就可以了,反正牛郎一听就是放牛的,放牛的,那不就是庄稼汉子。

  于是梦就做起来了,牛郎偷了织女衣服,强行囚禁成亲,可谓是爽文的鼻祖。

  但这种文得宋之后才能流行起来,因为那个时代,是可以高娶高嫁了,甚至女诫都出来了。在秦汉时期,**一个女孩,是要被阉割,流放三千里的。

  如果**加**,比如亲父对女儿下手,是直接死刑的。

  这是一个重豪情的时代,他们敬英雄,对只敢朝女流下手的恶心懦弱人渣,多看一眼都嫌弃。

  女人也多凶悍,只会被骂立不起来,不会被骂悍妇,这个时代,悍妇壮妇都是夸人的词,吕后年少就烂桃花很多,都看上她的强悍能干,一看就是贤妻。

  所以这故事女人也代不起来,她们理解织女一年只有一天假与情郎相会的惨,不能理解被偷衣服,王母找来还爱上犯罪嫌疑人的扭曲心理。

  男人对男人的要求其实更高,古代的雄竞是很激烈的,被淘汰掉的就被淘汰了,不可能出现,强了一个女孩,就能逼她嫁给自己。

  那不乱套了?不敢跟强者争夺,直接朝弱者下手。

  还是后面宋之后对女人的规训越来越严苛,失了清白恨不得那女人以死明志,以证清白。都是屁话,清白是什么?是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到了女人这里,清白就成了身体的触碰了?只是他们变恶心了,因为他们害怕竞争,所以强行把雄竞,变为了雌竞。

  明明是更强的男人,可以拥有更多的女人,只要他养得起,给得了庇护。偷换概念对女子非常严苛,让人从这种变态世道憋成变态,立规矩,立贞洁,媳妇熬成婆后变本加厉对媳妇。

  男人书读多了,开始对没资格碰书的女子规训,让她们互相残杀,耗死在宅院里,甚至出门都困难。

  秦汉唐时期,女子出远门是很常见的,因为律法严苛,可到了牛郎织女故事都变了的时候,就知道那时的社会风气了。

  强行把仙女拖入淤泥里,她真的可以变成自己老婆,女儿失去了地,财产,成了娘家的所有物,女方家不想闹大。

  为了安全,只有闺宅可待。

  这种情况一直到革命解放,女人才重新活了过来,而不是一座座牌坊。

  所以明清很多故事都不好抄,因为很多类似于牛郎织女,落魄才子配高官千金的,这个时代的人不理解,对于不理解的东西,别人会索然无味,这都什么?

  这不白日做梦吗?

  万一真有傻的信了才麻烦,他们从小说里学到去付诸行动,那就完了。

  这个社会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