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反击的希望(三)

  老周也能理解李航的心情,随即看向王竹,“王院长,这款飞机的产能如何?”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三天可以生产一架。”王竹当即脱口而出。

  “这么慢?”李航有些着急。

  今天都多少号了?

  岂不是整个六月,就只能生产4架?

  这也就只能装备一个小分队而已。

  “我的李副司令,这是一款新飞机。”王竹无奈说道。

  “可很多零部件是可以通用的。”

  “话是这么说,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一些零部件需要单独加工。还有那两挺12.7mm的机枪,现在产能也不行,都影响着这飞机的生产。

  除非你愿意用7.62mm的机枪。”王竹白了一眼对方。

  “那还是算了。7.62mm机枪的威力不行,要是能都换成12.7mm的航空机枪就好了。”李航有些不知足。

  “你多给我几个月时间,我就能给你想办法把机头的两挺机枪也换成12.7mm的。”王竹把问题抛给了李航。

  李航听闻也没办法。

  这款飞机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

  所以并不是很完美。

  相比于D型,E型虽说性能好了,但毕竟换了发动机,也不知道新的发动机稳定性如何。

  老周也支持王竹,“李航,暂时就这样了,这款飞机加快生产进度。”

  于是众人就把目光看向第三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毕竟第三飞机制造厂才是负责生产这款飞机的。

  “可以让第二飞机制造厂也加入一起生产。他们对D型的生产已经进入正轨,生产E型不是很难,应该可以很快上手。

  更重要的是,第二飞机制造厂位置隐蔽,比较安全。”一旁的毛帮初则是提了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可以,到时候让第三飞机制造厂派人协助第二飞机制造厂改装生产线。”

  听到几位高层三言两语就把制造任务分给一部分给第二飞机制造厂,第三飞机制造厂的厂长自然有些不舒服,可他却反对不了。

  “等回去,我就让周志凯他们来开这飞机回去训练。”着急的李航恨不得现在就把飞机开走。

  不管好不好,总比没有好。

  “你急什么?你的人又不熟悉这飞机性能,等我们的试飞员飞过之后再说。最好是第一批的四架造好了再来。”看到着急的李航,王竹不禁觉得好笑。

  倒不是嘲讽什么的,只是看到李航这个模样,挺有意思。

  “那不用,两架两架来。早几天开回去,早点就能训练适应。”李航可不想等四架一起,太浪费时间了。

  王竹见状也有些无奈,他也不理解李航为什么那么着急。

  虽说是担心日军有新飞机,但不是还没出来吗?

  不过他也告诉了李航另外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用R-1830-57发动机(1180马力)设计建造的原型机很快就要出来了。

  这可是王竹的得意之作。

  糅合了之前民27式的优点,再做了一些改良,相信会有更好的性能。

  “什么时候能试飞?”李航着急问道。

  “你也太急了吧?刚把一款新飞机给你,你现在又惦记新的?喜新厌旧也不是你这么做的。”王竹有些无语了。

  “你不说,我也想不起这事。”

  “行,倒是怪上我了吧?”

  “老王,咱俩的关系,不至于。那就不问这事了,发动机串联的事搞定没有?”李航问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发动机串联不是要以为是什么偏门,而是历史上二战各国都喜欢做的事。

  比较着名的就是莱特旋风1820发动机,属于九缸星型发动机。

  然后这个发动机单排减成7缸,叠一起就是14缸的R2600发动机,就是B25轰炸机的发动机。

  若是不减缸叠一起,那就是18缸的R3350发动机,B29的发动机。

  霍克二、霍克三用的发动机就是怀特R1820,伊16用的M25发动机就是这款发动机的苏联生产型号。

  然后M25发动机直接不减缸叠一起,就是M70/M71发动机,图四轰炸机的发动机;若是减缸的话就是M82/ASH82发动机,拉系列和图二轰炸机的发动机。

  这就是为什么李航这么在乎这发动机串联技术。

  因为M25和M25V发动机,他们都能生产,毕竟民27式C型战斗机就是这款发动机。

  这要是搞定了,不仅先进的战斗机能有发动机,轰炸机这边也不用担心了。

  而且要是学老美的话,还可以把飞机发动机安坦克上。

  估计二战也就老美有这么壕。

  当然,这种两发动机拼一起的技术不是特别难,毕竟你都掌握了发动机技术了。

  只是这种技术并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