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石老板
;“现在想想那时候确实也挺离谱的,在和平年代当厨师搞得跟饥荒的时候一样,这个也没有那个也没有。一会儿用这个食材凑数,一会儿拿那个食材顶上,要不是钱到位了我早就不干了。”
“不过确实也很锻炼厨艺,我在虬县当厨师之前一直在乡下当知青,手艺生疏了很多。要不是老板能力不行给我增加了难度,我的手艺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捡回来。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讲,属实是给我上强度了。”
正说着,油淋完了。
曹桂香把刚刚做好的‘汤’灌进黄鱼肚子里,用虾馅封口,在黄鱼上铺上鱼翅、火腿丝和海米,简单调味,上锅蒸。
“行了,灌汤黄鱼到这一步基本上就已经搞定,只需要中大火蒸一刻钟就能出锅。”曹桂香道,“有的时候也不能怪我不愿意做这些大菜,这些菜真的说起来,最后烹饪的过程很简单,但前期的准备工作太复杂了。”
“为了这15分钟的蒸,得花15个小时来准备。”
秦淮笑着说:“师父,我们做白案点心也是一样的呀,最后蒸包子只要几分钟,前面所需要的时间可长了。”
“我爸妈当初开早餐店的时候,每天两点多钟就要起床。”
“也是,有这个觉悟很好,不怕麻烦。”习惯性钓鱼执法的曹桂香笑着点点头,继续做下一道菜。
秦淮:……张褚要是多和曹桂香练习钓鱼技巧,早就钓上大鱼了。
剩下的菜曹桂香在秦淮面前做过,就不做解说了。准确来说做解说也没什么用,因为秦淮根本看不懂。
“师父,那您辞职不干之后,您老板还在开饭店吗?”秦淮有些好奇地问。
从刚才曹桂香的描述里,秦淮听出了曹桂香的老板命很好。
老板是张N卡废物没关系,员工SSR而且忠诚度点满,全程被带飞。
“当然没有,老石最开始就不是开饭店的。他最开始是渔民,天天出海捕鱼。那个时候穷,做菜缺少调味料还舍不得放油。老石这些渔民吃鱼和海鲜都是清蒸,油都舍不得放的那种。”
“这种做法说是吃海鲜的本味,吃一次两次尝尝鲜还行,长年累月的吃谁都受不了,闻到味道就想吐。”
“老石家几代都是渔民,从小都这么吃,做梦都想吃白米饭吃到饱。后面政策放开他就不想当渔民了,随着别人做生意倒腾海货,他做生意不行但是运气还不错,赚了不少钱,最开始他是卖海鲜的。”
“石老板原本就是卖海鲜的,开饭店之后还能被人卡住货源?”秦淮都惊呆了。
和石老板比,黄安尧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至少少东家不会被人以这种方式卡住货源。
“要不怎么说老石不会做生意,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实诚。最开始别人说什么都信,被卡了好几次之后才渐渐学会做生意。不过也就是因为他实诚,我才会愿意在他的饭店当厨师。”
“那个时候我和老张都没有回城的名额,在乡下蹉跎了好几年,眼看两个孩子都大了要上学。我们村支书托关系给老张在虬县的木材厂找那个临时工的活,那临时工的工资也不够我们一家四口活,我那个时候都打算借钱支个摊在虬县卖大锅菜了,石老板就找来了。”
“我手艺是很好,但是当时那个情况你说你手艺好没有用。我们是在乡下的地方,只是在几个村里出名,你张爷爷木匠手艺也是顶顶的好,没钱、没关系、没路子,村支书嘴皮子都说破了,到处托人找关系不也只能找个临时工的活。”
“老石那个时候也是被人撺掇的要在虬县开个饭店,觉得自己本来就是做海鲜生意的,有货源不会被人坑。结果他店铺都盘好了,说好的厨师临时不干了,你们村的老秦支书知道了这个消息特意过来告诉我们村支书,我们村支书就去找了老石,我这才有了工作。”
“结果没想到一干就是那么多年,饭店生意好到老石自己的海鲜生意都不做了,天天就待在饭店里等着吃饭。”
秦淮:……
这位石老板是不是和韩贵山是亲戚?怎么这两个人命都这么好?
他是不是也有一个文鳐鱼助理?
原本一直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张褚,听曹桂香聊到石老板也过来凑热闹,附和:“老石人确实是没得说。”
“托人找关系帮我在木材厂从临时工转正不说,还帮我介绍了不少私活。后面我们给赤远和思雨转学到市里,学籍也是他帮忙搞定的,据说花了不少钱,但是老石打死也不承认自己花了钱,非说是他有关系。”
曹桂香笑着摇头:“他能有什么关系?就是死鸭子嘴硬,现在都是这样。”
“这次的吕宋黄明显就不是他的货,肯定是他从别人那里买的更高品质的,非说是他新到的好货,还要以他那边的价格卖给我们。”
秦淮震惊:“啊?吕宋黄是从石老板那里买来的?”
“对呀。”曹桂香点头,“我辞职后饭店就关门了,老石也没什么开饭店的天赋就做回他的海产生意。这些年生意做得还行,不说大富大贵,赚得也不少。”
“这平日里我想做大菜好菜,食材都是从他那里拿的,不然我这也不开饭店,平时要的货也不大,从寻常供货商那里怎么可能拿到高品质的好货。”
“哦对,桂香,我前两天去拿货的时候老石还问我怎么突然一下买这么多,我估摸着他是想上门蹭饭了。”张褚说。
曹桂香道:“让他晚两天,等小秦走的那天再来,这几天小秦要练刀功还有勾芡,没时间给他做三丝鱼翅。”
张褚挠挠头:“我真是想不明白,黄焖鱼翅多好吃呀,他怎么就爱吃三丝鱼翅呢?”
“哦对了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