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备份

  第220章 备份

  同样是在元宵节这一天。

  张信诚代表海陆丰公司来赣西的昭萍市高坑镇。

  高坑煤矿内部被废弃了好几年的楼房,在半个月以来,陆陆续续进行了重新整理。

  这个煤矿已经被废弃封存了十年,今年一月份这个煤矿和其配套设施被秘密移交给海陆丰公司。

  春节之后,赣南分公司就陆续组织人力物力接管高坑煤矿的配套设施,并进行整理、翻新。

  张信诚一路过来,昭萍市的情况非常萧条,或者说是落寞。

  因为当地所有的煤矿,在2025年年底之前,已经全部关停,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剩下的一点资源又不允许开采,落寞那是注定的结局。

  当地也知道这个结果,试图进行产业转型,只可惜现在大环境是向北向西发展,处于江南腹地的昭萍市,一时间也很难起死回生。

  而海陆丰公司获得高坑煤矿的遗产,还拿到了每年1000万元的生产补贴,也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在高坑煤矿建立一个发电菌生产车间,除此之外,还要求储备好相关原材料和相关技术,包括陶瓷内胆生产技术、电线生产技术、正负极板生产技术等,都要有车间。

  对于这件事,海陆丰公司官网没有一点提及,当地官网也没有一点消息。

  改造工程都是从中铁调派过来的保密工程队。

  这里就秘密恢复了一点人气。

  但为了避免引起关注,整个矿区的建筑物只能翻新和内部加固,不允许增加,也不允许在屋顶和空地铺设光伏板之类。

  之前铺设在附近的光伏板也要逐步被清退。

  不过高坑煤矿的矿区不小,如果只搞一个功能齐全,又规模不大的技术备份点,这里的建筑物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海陆丰公司没有浪费这里的土地资源,既然不能搞工程建设,那就将土地改造成为苗圃和蜂场。

  刚好海陆丰公司也需要种苗种植基地,这种偏僻地区,还有大批空地的地方,刚好改造成为种苗资源保护点。

  同时也发电菌菌种繁育车间隐藏在其中,陶瓷内胆生产车间平常还可以用来生产花盆。

  通过这种明暗结合的方式,让这里变成一个苗圃基地,至少从外面进来的时候,根本看不出这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发电菌菌种繁育车间。

  之所以如此重视发电菌,原因是这东西的生产条件非常简单,只要有简单的培育实验室,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大规模培育出获得菌种。

  而发电菌衍生出来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如果去掉氧气浓度、温度之类的条件,在没有太多工业材料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发电的,就是发电效率没有那么高。

  江淼做过相关的研究,在简单环境下,如果只要不是冬天零度以下,每立方米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有机质泥汤,平稳发电功率为80瓦,持续发电时间为680个小时,理论上可以发电54.4度,实际大概发电48.96度。

  别小看这几十度电。

  要知道一旦出现末日级别的危机,人类在城市的工业能力被毁灭了,绝大部分明显的工业基地肯定无法幸存。

  到时候核电站、火电站、水电站、大面积光电场、供电系统都会被摧毁,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矿的设备,都有可能无法使用。

  或许小范围的光伏板、小型风力发电机有可能幸存下来,可惜这东西必须配套电池才可以稳定使用,永远比不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稳定和隐蔽。

  毕竟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但凡有一架无人机在附近观察一遍,都可以发现这些设施的存在,根本隐藏不了。

  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

  海绵电池蓄电。

  只要是在草木繁茂的地区,一个万人级别的小型社区,其内部用电问题都可以依靠这一套系统来维持,随着按照储备的技术,快速实现文明重启。

  这也是高坑基地每年会获得1000万补贴的原因。

  由于昭萍市的煤矿资源已经枯竭了,本身又是工业城市,未来偏向于旅游和农业城市,这里不会成为敌人的重点打击目标。

  而且官方批给海陆丰公司的土地又不止高坑煤矿这一个地方,在西南地区、晋省、吉省也有好几个相类似的废弃矿区。

  这些废弃矿区都是矿业小镇,周围有大片草木的地方。

  海陆丰公司有空会陆续将这些地方改造成为苗圃基地,反正一个基地每年补贴一千万,已经覆盖了很大一部分人力成本了。

  张信诚在高坑基地内部转了一圈,便笑着对助理说道:

  “这地方适合养老。”

  “张总,您还别说,这地方的配套设施修复一下,有医院、电影院、学校、菜市场,生活五六万人不是问题。”

  基地长姜耀华摇摇头:“五六万人肯定不行,当地粮食没有办法自给自足。”

  张信诚看了一眼正在拆除潜在风险建筑的工程,转过头来又说道:“高坑煤矿矿区有11平方公里,就是1.7万亩左右,除了道路和建筑物,剩下的耕地其实不多。”

  姜耀华小声说道:“可以将一部分建筑物利用起来,作为大豆和大豆油储备仓库,反正这些东西可以直接作为原材料,同时还可以储备一些粮食,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至少要保证这里的人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